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2017年化学学院部分选调生的来信选登
【题记】
自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以来,“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主旋律呼唤已经深入人心。201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向青年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勉励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发出号召:“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历来注重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在就业辅导服务工作中响应国家号召,借助学校有关政策支持,积极引导毕业生赴基层、重点领域就业创业,支持毕业生在服务国家与奉献社会的就业创业过程中获得个人的成长与成才。近年来,学院有多位学生投身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个人才智,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2017年毕业的几位选调生已经工作将近一年,他们分别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工作,充满激情。近日,在四川工作的博士毕业生伍众益、在贵州工作的硕士毕业生陈兰和在江西工作的硕士毕业生胡文应邀发来信函,聊一聊近一年来的工作感想,分享在校学习生活和角色转变的心路历程和经验。他们希望能够为学弟学妹们规划职业生涯贡献些许经验,为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的选择提供一种可能。
来信一:
研究生阶段学习为基层服务的三大优势
分享人:伍众益
(2017届化学专业博士毕业研究生,现就职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
我叫伍众益,2017年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化学专业,同年通过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百千万”引才工程项目来到了天府之国。目前,我就职于基层乡镇政府,任职镇团委副书记,挂职镇下辖村党委第一书记,负责全镇党务政务宣传工作。在基层工作中,我们会直面百姓,更能体会到党政工作的意义所在,当然同时也更加需要注重工作方法和经验,需要个人能力更加全面,而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专精。
虽然我放弃了学习长达十年的化学专业,但这并不意味着,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经历除了作为敲门砖便再无作用。我认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可以为我们提供三大优势:一是坚忍不拔的精神,在实验室期间,强度高、难度大的科研生活能够让你在面临重大困难任务之时游刃有余;二是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学习的经历所教给我们最重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学习能力,特别是研究生阶段,经历了科研的从不会到会,再到熟练,这是我们更能快速上手行政工作;三是别具特色的思维,理工科的思维方式,数据详实、逻辑严密,在一些工作的处理上会达到更好的效果。最后给大家一个小建议:攻读研究生期间,大家会经历组会汇报、撰写论文,这些都是锻炼写作、沟通、演讲能力的好机会,希望大家都能抓住这些机会好好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四川作为同济大学的第二故乡,大量的同济校友已经在这里发展。学校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合作非常紧密,双方相互支持力度非常大,同创谷在成都建成运营就是很好的例子。在这里,党政队伍中的同济学子也越来越多,我们在这个大家庭里欢迎你们的到来。
2018年4月
来信二:
济人济事济天下,坚持终身学习,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分享人:陈兰
(2017届化学专业硕士毕业研究生,现就职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发展改革委)
我已经从同济大学毕业快一年了,八年的学生时代转瞬即逝,我还清晰地记得2017年临近毕业的两个月,我基本每周都要抽出时间去和朋友、同学聚会,总感觉以后再见面比较困难,心里无比惆怅。事实证明当时的选择太对了,近一年来我们确实最多只能在朋友圈见了,打招呼的方式变成了点赞。2017年7月1日是我离开待了8年的母校的日子,那天我早早地起来,从彰武校区研究生宿舍慢慢地走到四平路校区,一路上拍照,一路上回忆,我想念鞍山支路路口的那家水果店,想念全家的豆浆和饭团,想念广场的山东煎饼,想念学校食堂的饭菜,想念一起成长的你们和陪我成长的师长。
2017年7月,我毕业于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化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毕业之际,通过贵州省委组织部的招录,成为六盘水市发展和改革委的一名选调生。想象一下,一个化学专业的学生,刚一毕业,就在一座城市的核心经济部门工作,我特别忐忑。我被分到固定资产投资科,带我的科长第一天见我的时候一脸苦相,他告诉我,因为经常加班和工作压力大,投资科历年来基本没有女同志,让我做好准备。事实证明他说的是对的,我加班的概率是80%以上。幸运的是,我遇到好的领导、好科长、好同事,工作氛围很融洽。直到现在,我深深感觉到,如果人生中能在比较关键的时间节点遇到能指引、帮助你的人,真的是人生大幸,感谢我的领导和同事们,你们不止教会我业务知识,还让我懂得了很多职场和人生道理,明白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当今社会是“知识大爆炸”的年代,经济形势千变万化,应积极适应新常态、新形势的要求。尤其作为经济工作者,不得不时刻掌握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更重要的是拓展视野和开阔眼界。特别感谢我的母校,同济大学所培养出来的学子,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水平都很高,所以无论学什么专业,哪怕从事与专业无关的行业,也能尽快学习适应,这就是同济人。“济人济事济天下”的精神将持续鼓舞着年轻的我,我将时刻牢记公务员的使命、经济工作者的责任,努力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
我所在的城市—六盘水市,号称“中国凉都”,有“19°的夏天”的称号,曾多次举办国际马拉松,2018年夏季国际马拉松即将到来,希望学弟学妹、各位师长有时间的话一起相约六盘水,体验19°的凉爽。
2018年4月
来信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无愧于新时代的选调生
分享人:胡文
(2017届化学专业硕士毕业研究生,现就职于江西省德安县丰林镇)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和我们的前辈相比,我们是幸福的,我们并有没经历过什么苦难和血肉人生我们这一代青年是幸运的,有与生俱来的优越条件。当初选择有很多,我有幸能够走上选调之路,成为一名基层干部。从小在农村长大,农村这块土地早就和培养了我。毕业后一直希望,能将这么多年读书所学的东西,回馈农村、回馈社会。
来到乡镇上班的第一天起,就意味着我的身份和角色发生了转变。在乡镇工作的近半年,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我主要是跟着党委副书记师傅学徒,熟悉基层情况,了解群众心中所需。我去过征地拆迁一线,也去过精准扶贫老表家里,遇到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得事,和以前没有遇到的人打交道,我深感基层工作的繁杂,基层干部的不易,但有这么好的机会和老百姓面对面、心连心交流,深感荣幸。
刚到镇上时,镇里很多干部就找到我聊天:基层挂职两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这两年时间很宝贵,机会难得,自己要先想好初衷,这样才能更好地安排工作,也更有利于你成长。我跟他们说,当初选择选调生这条路就是想来基层学习锻炼的,想看自己以前的见识和知识在基层应用的舞台有多广,自己的水平是否能紧跟新时代的步伐。乡镇党委书记也很关心我,注重培养我,从一开始就给我制定了“培养计划”,先跟着老同志学习征地拆迁的事情。他叮嘱我一定要主动、主动、再主动,要吃得苦、融得进、做得事。征地拆迁工作是“地基式”的工作,很实在、很辛苦,但很锻炼人,从中就能看到最真实的基层社会。经过这段时间的熟悉与学习,现在自己有时候也能够下乡,单独上户做工作、参加调度会,不仅仅是收获了经历与阅历,更多的是自己与老百姓打交道接地气而又充实。
坚定了自己的选调初心,参与脱贫攻坚、征地拆迁、人大调研等活动,我能感觉到“天地无限宽广,基层大有可为”。但是,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着理论水平有待提高、政策理解不透、办法点子不多等问题。不过,我坚信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一定能:“俯下身子仔细听”,想群众所想之事;“撸起袖子加油干”,成民心所向之事。
2018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