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中文|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就业招聘
一个新疆年轻人的中国故事
发表时间:2017-03-27 阅读次数:1491次

 

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独识 

 原文链接:一个新疆年轻人的中国故事

 

作者:伊力夏提·迪沥木拉提

        伊力夏提·迪沥木拉提是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原化学系)2007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学号:073573),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的维吾尔族小伙,于2011年本科毕业后回到新疆,成为独山子石化公司的一名车间员工。经过六年的时间,伊力夏提从学岗开始,经历外操—内操到班长,再到运行工程师,现在已经成长为一名值班长。2016年,建党95周年暨独山子石化创业80周年之际,伊力夏提·迪沥木拉提获得公司2014-2015年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相关链接:http://other.dsz.cc/epaper/html/2016-06/28/content_21863.htm

 

 

        2007到2017,十年转瞬即逝,在这人生1/7的岁月里,我经历了许多美好与难忘。

 

        2007年,经过两年的预科,我来到了魔都的同济大学继续求学之路。

 

 

        预科的意义在于做好学习的基础准备,尤其在语言上。学习国语,在少数民族同志中,一直是一个问题,也不是一个问题。

 

        说它是问题,是因为要学习母语外的语言,需要额外的付出;说它不是问题,是因为这是公民的义务和必备的门槛,只有通过语言关,才能学习更多的现代文化、技术,和我们还要学习英语与世界接轨是一个道理。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就这么简单。

 

 

        作为一名维吾尔小伙,考上内地大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在学生人数与独山子总人口差不多的同济,“新疆人”对大家比较新鲜,但并没有让我感到有什么不同。似乎越是发达进步的地区越是开放与包容,或者说,开放与包容本身就是发达进步的条件之一。在这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有一群五湖四海的同胞、挚友,nothing more,nothing less.

 

        这种国人之间天然的联系,让暴徒们不安。两年后,乌鲁木齐发生的事件,就是试图将我们的民族与他们划上等号,制造误解与偏见,妄图产生割裂,破坏这种天然的联系。

 

        在崇尚知识与开放的校园,我身边的大家并没有上当,我也在不断用自己真诚的努力巩固这种天然的联系。这段求学路上的幸福至今还让我回味无穷,也教会了我理解与包容,我觉得这个大学上得值。

 

 

        毕业后我没有留在内地,而是带着对戈壁的热爱和发展新疆的使命回到了家乡,成为了独山子石化公司乙烯厂乙烯一联合车间的一名新分员工。

 

        来到车间,好像又回到了校园。身边的小伙伴们大多来自内地,虽身在新疆,却没有真正意义上接触过维吾尔同胞,而我是车间历史上分来的第一名维吾尔小伙,能成为大家了解、理解新疆的窗口,与共同建设新疆的同志,我感到荣幸。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六个年头,从学岗—外操—内操到班长—运行工程师,再到值班长,经历了无数难题,对工作和生活也都有了更多自己的理解。

 

 

        十年间,总有人好奇我接触到多少民族之间的摩擦和矛盾,很遗憾,我的答案往往令他们失望,我讲不出一个“好”故事,也不理解难道和谐相处不应该是正常现象?

 

        无论谁都无法代表整个民族,就算有摩擦与矛盾,那也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事,而不是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事。暴恐分子的对立面是全人类,他们不是人,更不是某个民族,少数民族群众不能对暴徒有半点同情之心。

 

 

        我想,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同一颗星球的人类,我们都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家庭的幸福,并没有什么不同。

 

        而为了实现共同的追求,唯有奋斗与学习一途。少一点误解与偏见,多一点理解与沟通,人人安居乐业,新疆何愁稳定与强大。

 

——伊力夏提·迪沥木拉提

 

独山子石化公司

 

乙烯厂乙烯一联合车间工艺四值班值班长

 

 

 

独识的话:

 

        生活中,因一小撮非人暴徒而“躺枪”的绝大多数各族百姓,不得不面对疆内安检多、疆外住宿难等等不便。

 

        新的与旧的,内部的与外部的,历史的与现代的,各种因素在新疆层层纠结,所以新疆的问题,不光是政府、部门的问题,正如伊夏说的,这是每一个新疆人的问题,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问题,我们对幸福生活、美好家园的共同追求,是大于一切分歧与误解的。

 

        改变需要时间来抵消惯性,方法也总要在实践中优化迭代,只有每一个人携手同行、不离不弃、开放包容、实事求是,才能实现我们共同的伟大愿景。

 

        我们愿意陪着新疆,走向那一天。

 

——张智飞

 

独山子石化公司团委

Copyright © 2014 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后台登陆】   怀念旧版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